1.郭沫若简介,200字就行,急!!

郭沫若刺桐花开刺桐城,刺桐公园是郭沫若写的吗

在网络上写鲁迅或着写郭沫若的文章下面,看到有人评论鲁迅当年是这样骂郭沫若的:“远看一条狗,近看郭沫若”。这话据说还有个完整版,是这样的:“远看是条狗,近看是条东洋狗,到了眼前,哦。原来是沫若先生。”

其实鲁迅压根就没说过这话,因为这句话从鲁迅的任何一本作品中都找不到。网络上流传这句话的文章与评论中,也都没有加上文章出处的。

鲁迅当年骂梁实秋为“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”,又与他一来一回打了好几轮笔战,而这些文章与对梁实秋的骂语都收录在了鲁迅的《二心集》里。

为什么偏偏到了骂郭沫若,这骂人的话却找不到文章的出处呢?答案是:这话是现在的人瞎编的。

现在这个时代,真正读书的人少了,而愿意转发名人名言的人却变多了。网络上的一些读书类、励志类等营销号,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,开始胡编乱造一些名人名言,来骗取转发。

是因为这些营销号背后的人也不怎么看书,他们把能抄的真名言抄完后,就得掺点假的了。

比如写上一句心灵鸡汤的话,末尾挂上尼采、叔本华等一干哲学家的名字。读者可没读过这些哲学作品,他们只知道尼采是个牛逼的家伙,而这句鸡汤又很对自己口味,于是就顺手转发了。

扩展资料:

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,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。同日晚,身居日本的郭沫若在晚报上得知其逝世的消息,起初不能相信,核实确定后,悲痛万分,不能接受。

鲁迅生前,一定意义上是郭沫若的敌人,但鲁迅逝世之后,郭沫若对鲁迅的态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而且几乎在一夜之间。表现在笔端为在鲁迅逝世后一个月的时间内,郭沫若就写下三篇文章,两副挽联,还发表了一个演说。

郭沫若简介,200字就行,急!!

郭沫若写的。公园中山市中山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烟墩山。1946年,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这里被改造成了中山公园。公园里有翠竹夹道,古树参天。这是一个美丽的山林公园。每年,大约有2万人来重阳爬山。公园烟墩山上的塔建于明朝万历36年(1608年),塔高24.5米是一座七层八角形的砖塔。夜晚,在灯光的点缀下熠熠生辉,像一座精致的宝塔。目前,中山中山公园是中山十大风景之一,被称为阜峰写作风格。中山公园被誉为阜峰写作风格,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烟墩山。1946年,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这里被改造成中山公园。公园里有翠竹夹道,古树参天。这是一个美丽的山林公园。每年,大约有2万人来到重阳。公园烟墩山上的塔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六年(1608年),塔高24.5米是一座七层八角形的砖塔。夜晚,在灯光的点缀下熠熠生辉,像一座精致的宝塔。目前,中山中山公园是中山十大风景之一,被称为阜峰写作风格。

郭沫若, 原名郭开贞,生于四川乐山沙湾,幼年入家塾读书,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,开始接受民主思想。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,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、歌德、莎士比亚、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。1918年春写的《牧羊哀话》是他的第一篇小说。1918年初夏写的《死的诱惑》是他最早的新诗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,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,投身于新文化运动,写出了《凤凰涅磐》、《地球.我的母亲》、《炉中煤》等诗篇。1921年6月,他和成仿吾、郁达夫等,人组织创造社,编辑《创造季刊》。1923年、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、回国后继续编辑《创造周报》和《创造日》。1924年到1927年间,他创作了历史剧《王昭君》、《聂莹》、《卓文君》。1928年流亡日本,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,参加“左联”东京支部活动。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。这一时期创作了以《屈原》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。他还写了《十批判书》、《青铜时代》等史论和大量杂文、随笔、诗歌等。

新中阳成立后,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,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、中国科学院院长,全国文联一、二、三届主席,并任中国***第九、十、十一届中央委员、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,全国政协委员、常务委员、副主席等职。作品有《新华颂》、《东风集》、《蔡文姬》、《武则天》、《李白与杜甫》等。在这期间,郭沫若写了许多迎合时代的文字,因此受到后人诟病,理论专著《李白与杜甫》一书更是令人齿冷。因此郭沫若其人在中国文化界成为人格方面的反面例证。